一桶炸鸡引发的认爹现场
初中那年,我蹲在校门口的马路牙子上啃鸡腿,发小把游戏账号C1V1的截图怼到我脸上:“这ID带感不?我爸刚注册的!”鸡骨头卡在喉咙里的瞬间,我盯着账号后面跟着的“爸爸”二字直翻白眼——谁能想到这个顶着二次元ID在游戏里大杀四方的狠角色,竟然是发小他亲爹?
后来跟着发小回家蹭饭,看见穿着海绵宝宝围裙的叔叔端出糖醋排骨时,我才真正把“C1V1爸爸”和现实对上号。他擦着手上的油渍冲我笑:“小伙子游戏里砍我八回的事儿,咱俩是不是得算算?”当时我膝盖比食堂打饭阿姨的勺子抖得还厉害。
两代人在峡谷的交汇点
别人家的父子局是象棋围棋五子棋,这对活宝的亲子活动是王者峡谷solo战。周末去发小家写作业,总能听见书房传来中气十足的吼叫:“李白别偷我蓝!”“闪现交得跟广场舞大妈抢鸡蛋似的!”后来我才知道,叔叔玩打野真是从公司管理悟出来的战术——带团队和带节奏,本质上都是资源分配的艺术。
有次排位三连跪,叔叔端着枸杞茶晃到我们身后:“知道为啥总被翻盘不?你们跟做PPT一样光想着秀操作,真正的节奏得像记账本——什么时候该止损,什么时候能梭哈,心里得门儿清。”说着掏出手机演示了把典韦打野,硬是用“中年男人精打细算流”带我们逆转战局。
游戏内外的人生副本
高考填志愿那阵子,发小被家里人逼着报师范,躲在游戏里疯狂拆塔泄愤。那天排位打到凌晨两点,C1V1爸爸顶着黑眼圈推开房门:“真当老子看不出你在较劲?当年我跟你爷爷拍桌子非要下海经商的时候,可比你有种多了。”说着从书柜顶层翻出泛黄的账本,上面密密麻麻记着九十年代摆地坪的流水。
后来发小成了国内首批电竞解说,叔叔逢人就吹:“我儿子这嘴皮子,随我当年在广交会砍价!”上个月去他们家吃火锅,看见茶几上摆着老年大学摄影班的教材,叔叔得意地晃着新买的单反:“等我学成归来,给你们拍套电竞主题婚纱照——放心,后期P图绝对看不出你们满脸的青春痘。”
藏在段位里的家庭暗号
前年冬天发小急性阑尾炎住院,我去探病时看见VIP病房里支着两张折叠床。叔叔在左边捧着Switch玩《动物森友会》,阿姨在右边刷《羊了个羊》,病床上的病号举着手机喊:“老头快上线!战队赛要开了!”查房的小护士推门看见这场面,差点把体温计摔地上。
现在每次家庭聚餐,叔叔总要掏出手机给我们展示新练的英雄。上个月他用蔡文姬打上王者,家族群里连发了二十个红包,配文写着“奶爸的自我修养”。饭桌上说起当年账号的事,他抿了口白酒笑道:“当初起这ID就想治治你们这群网瘾少年,谁成想把自己搭进去了。”
夜风穿过烧烤摊的塑料门帘,我看着对面勾肩搭背研究新皮肤的父子俩,忽然想起十五年前那个鸡飞狗跳的下午。或许真正的亲情就像游戏里的复活甲,不需要多华丽的词藻,只要回头看见那个永远在线的人影,就知道这场人生排位赛,永远不会是单打独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