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群嘲到刷屏,这个视频凭什么火?
最近,一段名为“啊┅┅快┅┅用力啊岳视频”的30秒短片突然血洗各大平台。视频里,一个穿着花衬衫的大哥在菜市场追着狂奔的猪,镜头晃得人头晕,夹杂着方言嘶吼:“岳哥!你倒是使点劲啊!”旁边围观群众的笑声几乎要掀翻屋顶。
最初网友以为是土味整活,结果有人扒出真相:这其实是菜场摊主岳师傅的日常。他养的猪总爱“越狱”,视频里已经是当月第三次抓捕现场。没想到这条随手拍的素材,因为魔性的画面和“啊┅┅快┅┅用力啊”的灵魂呐喊,24小时播放量直接破亿。
幕后比正片更离谱的创作故事
拍摄者小刘至今觉得魔幻:“那天我蹲着挑土豆,突然听见猪叫,抬头就见岳师傅抄着扫把冲过去。”他本能地掏出手机,结果被逃跑的猪带得满场跑,画面抖得像地震。“岳师傅急得方言都飙出来了,那句‘用力啊’其实是冲着我喊的——他怕我被猪撞飞。”
更戏剧性的是后期处理。小刘媳妇嫌原片太吵,自作主张加了抖音热门BGM《爱如火》,还把岳师傅破音的瞬间重复剪辑了三次。没想到这个“魔改版”上传家族群后,被亲戚家孩子偷偷发上网,就此开启病毒式传播。
全民二创背后的狂欢逻辑
现在打开任意平台,都能看到各种“啊┅┅快┅┅用力啊”变体:考研版把猪P成书本,打工人版把菜场换成办公室,甚至还有国际版配上《碟中谍》BGM。最绝的是某高校食堂,阿姨打菜时突然来句“同学用力扒拉啊”,当场笑翻一片。
这种集体创作狂欢其实早有端倪。心理学教授李敏指出:“现代人压力需要释放口,这种无厘头但真实的素材恰好提供了情绪出口。”就像当年的“江南皮革厂”,人们未必在意事件本身,而是享受共同解构、重新编码的参与感。
当流量砸中普通人的24小时
岳师傅现在成了菜市场打卡点。有小姑娘专门坐两小时地铁来买“越狱猪同款猪肉”,直播的主播们举着手机围堵摊位。最夸张时,市场管理处不得不拉警戒线分流。
“现在杀猪都得躲着摄像头。”岳师傅苦笑着展示手机里200多个未接来电,“有说要包装我当网红的,有要投资开连锁店的,最离谱的是养猪场让我去当技术顾问。”不过他已经想清楚:“等这阵风过去,我还是每天五点起来进货。就是下次逮猪得注意形象了。”
短内容时代的下一个爆款在哪
这场意外走红给内容创作者上了生动一课。某MCN负责人坦言:“我们团队分析三天三夜,发现根本复制不了这种野生感。”精心设计的脚本不如菜市场的猪跑得真实,百万级运镜比不过手抖的临场记录。
或许正如网友评论:“大家早看腻了滤镜网红,突然来个‘啊┅┅快┅┅用力啊’这种泥石流,反而觉得新鲜。”当所有内容都在追求“高级感”,最原始的烟火气反而成了稀缺品。下次爆款可能就在你家楼下——只要记得随时准备好手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