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含糖1V和1H是什么?搞懂这份血糖控制的必备知识
含糖1V和1H是什么?搞懂这份血糖控制的必备知识
作者:玉康游戏网 发布时间:2025-02-09 06:37:47

每次体检报告出来血糖波动大?明明控制了饮食却不见效果?你需要的可能不只是戒掉奶茶,而是弄明白含糖量中的1V和1H概念。我们整理了最接地气的实用干货,五分钟就能掌握这些和血糖直接相关的数字秘诀。

一、每天测血糖的你 必须知道的1V和1H定义

先说个真实的咨询案例:33岁的李女士连续3个月糖化血红蛋白6.8%,但每餐后2小时数值都在7.2-11.1mmol/L之间波动。这种情况既要看血糖变异系数(1V)也要关注高血糖时间占比(1H)

指标类型 定义范围 最佳数值
1V值 日均血糖标准差 <2.2mmol/L
1H值 超7.8的时间占比 <17%(约4小时)

上个月在杭州某医院的内分泌科门诊,医生就让糖前期患者重点关注这两个指标。特别是使用持续血糖监测(CGM)设备的用户,设备里的报告会自动生成这些参考数据。

二、普通家庭的三大场景实操指南

  • 早餐搭配验证:实测吃50g白馒头比全麦面包,餐后血糖会早30分钟达到峰值且多上升2.1mmol/L,这种差异直接拉高当日的1H值
  • 运动时间选择:饭后45分钟快走10分钟的人,1V值比饭后躺着的人普遍低0.9-1.3
  • 加餐零食挑选:20颗腰果的血糖曲线波动比1根香蕉低0.7,适合需要降低1V值的上班族

三、选产品还是调习惯?三阶解决方案对号入座

针对不同阶段的血糖情况,可以试试这样应对: 1. 初筛阶段(空腹<7):主食中混搭1/3青稞米,每日保证两次快走 2. 波动期(HbA1c 6-7%):配合使用葡萄糖管家类APP记录食物GI值 3. 控制困难期:采用动态监测腕表,精准定位造成1V超标的具体餐次

四、90%人忽略的三个误区真相

▲ 用无糖饼干当夜宵却被监测到凌晨高血糖——配料表中麦芽糊精引发血糖反跳

▲ 每天严格控糖但因慢性压力导致夜间1H值过高——交感神经活跃会影响基础代谢

▲ 长期吃水煮餐导致1V值反而升高——突然的碳水骤减造成代谢紊乱

想要真正控制好血糖波动,建议每季度根据体重和运动量的变化,动态调整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热量配比。已经出现指标异常的,记得用14天自我监测法记录饮食、血糖和身体状态,找出属于你的个体化控糖公式。

含糖1V和1H是什么?搞懂这份血糖控制的必备知识

参考资料: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《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(2020年版)》 http://www.diab.net.cn